圣经教导我们默想神的话语。 让我们探讨一下为什么这很重要。 看看一些鼓励人心的经文,你可以写下来并随身携带。
“我要默想你的训词,
看重你的道路。
我要以你的律例为乐,
我不忘记你的话。 ” (诗篇 119:15-16)
生活很艰难
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烦恼的世界。 如果我们关注自己的处境,我们就很容易感到痛苦。 通常,人们很容易开始相信谎言并陷入消极的想法。 非常危险的是,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因为我们的想法而走向不好的方向。
保守你的心,思想他的话
但上帝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目的和一个未来。 他希望我们用他的真理来保守我们的思想。
我们需要经常默想神的话并让我们的思想顺服基督。 默想圣经是思考并留意圣经经文。
这也意味着接受圣经的话语进入我们的生活,而不接受与神话语相矛盾的概念。
以下经文会帮助你。 将你喜欢的经文也添加上。 站立在他的真理中。
对抗忧虑的经文
“爱子是那看不见的上帝之像, 是首生的,在一切被造的以先。 因为万有都是在他里面造的, 无论是天上的、地上的, 能看见的、不能看见的, 或是有权位的、统治的, 或是执政的、掌权的, 一概都是藉着他为着他造的。 他在万有之先; 万有也靠他而存在。” (歌罗西书 1:15-17)
“我们知道,万事都互相效力,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,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。 ” (罗马书 8:28)
“应当一无挂虑,只要凡事藉着祷告、祈求和感谢,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。 上帝所赐那超越人所能了解的平安,必在基督耶稣里,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。” (腓立比书 4:6-7)
“上帝曾说:’我绝不撇下你,也绝不丢弃你。'” (希伯来书 13:5)
“他顾念你们。” (彼得前书 5:7)
“这话是可信的:
我们若与基督同死,也必与他同活;
我们若忍耐到底,也必和他一同作王。
我们若不认他,他也必不认我们;
我们纵然失信,他仍是可信的, 因为他不能否认自己。” (提摩太后书 2:11-13)
“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,是我们的力量,
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。
所以,地虽改变,
山虽摇动到海心,
其中的水虽澎湃翻腾,
山虽因海涨而战抖, 我们也不害怕。 ” (诗篇 46:1-3)
“因为在神没有难成的事。”(路加福音 1:37)
“在上帝凡事都能。”(马太福音 19:26)
“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,凡事都能做。” (腓立比书 4:13)
“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,
也不怕遭害, 因为你与我同在;
你的杖、你的竿,都安慰我。 ” (诗篇 23:4)
经文关于神对你的爱
“你们看父赐给我们的是何等的慈爱,让我们得以称为上帝的儿女;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。” (约翰一书 3:1)
“上帝使孤独的有家,
使被囚的出来享福…” (诗篇 68:6)
“因为我深信,无论是死,是活,是天使,是掌权的,是有权能的 ,是现在的事,是将来的事,是高处的,是深处的,是别的受造之物,都不能使我们与上帝的爱隔绝,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。” (罗马书 8:38-39)
“上帝爱世人,甚至将他独一的儿子赐给他们,叫一切信他的人不致灭亡,反得永生。” (约翰福音 3:16)
“没有爱的就不认识上帝,因为上帝就是爱。 上帝差他独一的儿子到世上来,使我们藉着他得生命;由此,上帝对我们的爱就显明了。 不是我们爱上帝,而是上帝爱我们,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赎罪祭;这就是爱。 ” (约翰一书 4:8-10)
教导我们如何生活的经文
“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,
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,
在你一切所行的路上都要认定他,
他必使你的道路平直。” (箴言 3:5-6)
“耶和华如此说:’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夸口,勇士不要因他的力气夸口,财主也不要因他的财富夸口; 夸口的却要夸他自己认识我,理解我,知道我是耶和华,知道我喜悦在世上施行慈爱、公平和公义。'” (耶利米书 9:23-24)
“你们想要人怎样待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待人。” (路加福音 6:31)
“世人哪,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。 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? 只要你行公义,好怜悯, 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。” (弥迦书 6:8)
“凡是真实的、凡是可敬的、凡是公义的、凡是清洁的、凡是可爱的、凡是有美名的,若有什么德行,若有什么称赞,你们都要留意。” (腓立比书 4:8)
“所以,要顺服上帝。要抵挡魔鬼,魔鬼就必逃避你们; 要亲近上帝,上帝就必亲近你们。有罪的人哪,要洁净你们的手!心怀二意的人哪,要清洁你们的心!” (雅各书 4:7-8)
“你要尽心、尽性、尽意、尽力爱主你的上帝。… 要爱邻如己。” (马可福音 12:30-31)
生命与真理
神的话就是生命和真理。 “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,于教训、督责、使人归正、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, 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,预备行各样的善事。” (提摩太后书 3:16-17)
神的话会给你力量。 如果你遵行神的话语,你就会得胜、兴盛!
查看更多关于 神的品格 的经文。
阅读圣经中的 腓立比书第 4 章。